爬宠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爬宠之家论坛 爬宠之家论坛 论坛广告位 F10 爬宠之家论坛
潮爬展 MAZURI GS 爬宠之家
爬宠之家论坛 爬宠之家论坛 exo-terra
楼主: 守宫新人

雨林蝎-------雌雄鉴别 + 详尽饲养攻略 【强帖】【新手必看】 ...

  [复制链接]

升级   97.6%

4

主题

296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蝎子斑霉病 :
( l )病因 栖息环境高温高湿,致使真菌在蝎体上寄生而发病。尤其在阴雨时节,饲料虫过剩会发生霉变,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  

( 2 )症状 病蝎的头胸部和前腹部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小点状霉斑,并逐渐向四周扩散。患病初期病蝎表现极度不安,后期活动减少,呆滞,不食,几天后死亡,尸体内充满绿色霉状菌丝体集结而成的菌块。  

( 3 )防治方法  

① 注意调节环境湿度,定期晾晒垛块,在垛体湿度不大的情况下,亦可用 0 . 1 %的高锰酸钾或来苏儿水喷洒消毒。  

② 死亡的饲料虫要及时清理,防止霉变发生。对病死蝎子要焚尸处理。  

8 .生理性病变  

( l )病因 引起生理性病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 长时间阳光直射; ② 温湿度反差大; ③ 环境不安静; ④ 种源与饲养形式不符等。  

( 2 )症状 蝎子走动不安,打架严重,饮食减少,身体瘦弱,腹节下垂,体表无光。该病病程较长,蝎子陆续出现枯竭死亡。  

( 3 )防治方法 主要以预防为主,药物作用不大。病程短者,如生活环境再达到要求,将逐渐恢复过来。  

20 蝎子流产病  
( 1 )病因 孕蝎受惊吓、挤压或摔跌以及孵化期出现病变等都可导致此病发生。

( 2 )症状 患病孕蝎出现慌乱不安地走动,并分娩出发育尚不成熟的仔蝎,或黄米粒状的卵,产仔时间短。  

( 3 )防治方法 孕蝎要单独饲养,密度不能过大;产室要保持安静,避免孕蝎受到挤压、摔跌或惊吓。  

21 蝎子半身不遂症(拖尾病)  
( 1 )病因 本病是由于长期饲喂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使蝎子体内大量沉积脂肪所致,此病有人也称为肥胖病。另外,栖息场所过湿也可引发此病。

(2)症状 病蟹枝节透亮肥大,肢体功能减低或丧失,体内脂肪压迫神经系统而导致拖尾,口器呈红色,似有脂溶性猫液泌出。  

( 3 )防治方法 应少喂肉类饲料,以黄粉虫等活体昆虫为主食,并注意调节活动场所的湿度。  

( 4 )药物治疗 该病若病情普遍,可停喂食料 3 ~ 5 天,然后用大黄碳酸氢钠片 3 克,炒香后的麸皮 50 克,加水拌成糊状喂至痊愈。  

22 蝎子夏季管理  
夏季是蝎子活动的旺季,在这个季节,蝎子要蜕皮生长和交配,因此搞好夏季蝎子的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 1 )增喂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在瘦肉里渗玉米面、糖、麸子等;把花生米放在清水里浸泡,至发脆后取出嚼碎(嚼到不发黏时为止);还可用破麻袋装上青草,往上面泼水,培养草虫喂蝎子;用青草拌麸子,发酵后生长出的小白虫也是蝎子的好饲料。  

( 2 )保证充足的饮水 这是养好蝎子的关键。把玉米芯放在稀释的糖水里浸泡,取出后甩到不滴水为止,放在蝎子窝里让蝎子吮吸;用海绵蘸水,到不滴水时放蝎子窝里。  

( 3 )做好蝎子交配期的管理 主要是合理调整公蝎与母蝎的比例。公蝎约占 1 / 3 或稍低于 1 忍比较合适  

(4)做好母蝎产仔后的管理 母蝎生出幼蝎蜕皮后等幼蝎变成黑色时,用鸡毛把幼蝎从母背上扫下,实行母仔分离,避免出现幼蝎吃母蝎现象。  

( 5 )防治蝎病夏季蝎子最易得干枯病和黑肚病。这两种病大都是因为吃了变质食物或饮了不洁水造成的。所以要注意勤换水,喂时注意不让腐烂变质的食物留在蝎子窝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7.6%

4

主题

296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蝎子分龄饲养  
各龄蝎子的生活能力、生长特点以及对饲料虫的要求都不一样。为便于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应对蝎子采取分龄饲养的方法。根据蝎子的龄期,把蝎子的生长过程划分为仔蝎、幼蝎、占青年蝎、成年蟹4 个阶段,这里主要介绍前 3 龄期蝎子的饲养管理。

( 1 )仔蝎的管理 仔蝎伏在毋蝎背上不食不动,靠其体内残存的卵黄供应养分。对仔蝎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加强对背仔雌蝎的管护上。此期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给雌蝎供应足够的饲料虫,井投在雌蝎附近。

② 保持产房安静,尽量少翻动产房,以减少对蝎子的干扰,避免背仔雌蝎受惊扰后将仔蝎摔下背而造成仔蝎死亡。  

③ 产室及产房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性能都要控制好,创造有利于仔蝎生长发育的生态小环境。  

( 2 )幼蝎的饲养 2 ~ 4 龄的蝎子称为幼蝎。幼蝎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关系到养蝎的成败。此期的饲养要点如下:  

① 加强对 2 龄幼蝎的管护,为蝎子一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龄幼蝎的饲养是蝎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蝎子在无冬眠训养条件下的第一个生长阶段,这个阶段发育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蝎子一生的生长发育。由于 2 龄幼蟹体质柔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进人 3 龄最困难。只有条件适宜, 2 龄幼蝎才能健康生长发育,顺利进行第二次蜕皮。 2 龄幼蝎食欲特别旺盛,可昼夜进食。如果缺食便会出现严重的种内竞争,而导致蝎子互相残杀,所以要做好 2 龄幼蝎的保育工作,及时投喂适口、营养丰富的小饲料虫,如小黄粉虫、小地鳖、舍蝇、小蟋蟀等。为了保证幼蝎都能吃到食物,在母、仔分离后可把 2 龄蝎子放人暂养盆中分 3 期强化饲养。第一期,将幼蝎置于下铺湿度为 15 %的养土盆中,供应充足的饲料虫饲养 20 天左右,保证每只幼蝎能捕食饲料虫 5 ~ 6 条。第二期,在养土盆中放人适当的垛体材料,强化饲养 7 天左右,使其捕食更充分,摄取较多的营养物质。第三期,经过前两期的强化饲养后, 2 龄幼蝎腹部明显增大,体重有所增加,此时应把它们转人饲养池中饲养。池中空间大,密度小,可为幼蝎生长、蜕皮提供便利条件。

② 3 ~ 4 龄幼蝎的管理。这个阶段的幼蝎活动敏捷,已具有攻击和捕食能力,食欲旺盛,代谢水平较高,是其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饲料虫的适口性和营养性要求很强。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饲料虫的供给。  

③ 防止幼蝎外逃。幼蝎攀附能力较强,且体小质嫩,逃出后难以捕捉,应做好幼蝎的防逃工作。  

④ 控制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会增加幼蝎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它们的栖息和蜕皮,摄取饲料也将受到限制,还可能造成种内竞争,降低成活率。  

⑤ 设计合理的垛体。最好用小瓦片竖放码成椭圆形垛体,以 4 ~ 6 层为宜,中间部分用煤灰填充(煤灰过筛、消毒)。这样的垛体缝隙多,缝隙空间小,幼蝎能各得其所,可避免众多幼蝎进人同一缝隙内相互干扰。  

⑥ 垛体可采用自动加湿的方法处理。在垛体上方吊一个小朔料桶.用输液管把桶里洁净水滴注于垛体中的煤灰中,水再通过煤灰传导给跺体上的瓦片。用这种加湿方法,垛体上层较湿润,下层较于燥,内圈较湿润,外围较干燥。从而形成一定的湿度差别,幼蝎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湿度场所。  

( 3 )青年蝎的饲养 5 ~ 6 龄的蝎子称为青年蝎。这个阶段的蝎子已进人生殖发育阶段,对饲料虫的营养性和适口性要求都较为严格。因此,对青年蝎应特别重视投食管理。除供给充足的新鲜、洁净、高营养的食物外,还要勤观察它们进食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青年蝎是进行种蝎选留及提纯复壮的最佳时期,要不失时机地抓好这项工作,为搞好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7.6%

4

主题

296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24 蝎子饲料的投喂  
蝎子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主要以节肢动物为食,尤其喜欢食取高蛋白、低脂肪、体软多汁的昆虫幼虫。蝎子对食物的选择性很强,一般喜欢食取含水量适中的昆虫。若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蝎子都不爱吃。对有腐臭和有特殊气味、呆滞、死亡的昆虫也不爱食取。在人工养殖蝎子投食时,不要将饲料直接撒人蝎子的活动场地或栖息窝穴内,以免剩余的饲料发霉、腐败而变质,并招致细菌的蔓延、侵袭,致使蝎子得病。因此在给蝎子投喂食物时,必须定时、定量,并且用食盘和水盘等容器,将食物放置于固定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饲料的新鲜和清洁,而且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给蝎子喂水,养殖户可因地制宜地创造供水的方法,如用泡沫海绵吸水后,用薄胶纸作托,把海绵放在蝎窝穴瓦片或石块上,或蝎子能到达的地方。也可用一广口瓶,瓶内盛水,水中放置粗厚布条,布条的一端达瓶内水底部,另一端悬挂在瓶外,这样水就会沿着布条缓慢渗出来,到时蝎就会到此吸吮水分了。此外,还可用玉米芯浸水后放人蝎子栖息的地方,蝎子也会去吸吮水分。玉米芯水干后再浸水放人,可以反复使用。

蝎子生长发育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糖类及水分等。这些营养成分,在一般的昆虫体内都具备。为了避免因食物品种单一而造成蝎体营养不良,饲养蝎子时要投以组合饲料虫,使蝎子能摄取到全面、丰富的背养,从而加快其生长发育,增强繁殖能力。根据蝎于喜爱吃的饲料虫所含的营养成分,结合上述原则,黄粉虫、地鳖、舍蝇等几种饲料虫可以作为蝎子的最佳食物。蝎子倘能经常摄食多样性的饵料,不但能调动食欲,而且还可以补充其体内的营养元素,对幼蝎有利于生长发育,对成蝎能增强体质,提高繁殖能力。

不同育龄的仃蝎,需要动物饵料的大小也不同。过大了,捕不住,过小了 ,吃不饱。根据小同蝎龄进行投饵是最经济的,既有利于蝎子捕食,又提高饵料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蝎子为了防避敌害,养成了昼伏夜行的生活习性。人工饲喂的蝎子,在正常情况下,白天总是群居在隐蔽的缝隙中栖息,到了傍晚后便纷纷出动,有的周游蝎窝,有的寻找食物。据观察,蝎子在晚上的采食量占 80 %以上,因此,给蝎子喂夜食,是符合它的夜行特性的,也是比较科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7.6%

4

主题

296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喂养蝎子时,食物投喂点布局应做到高密度、全方位,以便使蝎子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可口的食物。每次投喂的食物必须新鲜,绝不能投喂腐烂变质的食物。水盘内的衬垫物还应经常清洗、更换。食盘和水盘还要定期晾晒、消毒,以防病菌、微生物等滋生。

此外,在投食时还要勤看、勤观察和注意蝎子的一切情况。看看所养蝎子的强弱,蝎龄的变化以及蝎群的新老等。体强的蝎子应多用动物性和组合饲料搭配饲养,体弱的蝎群宜多供给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滋补饲料。如果是刚引进的新的蝎群,则宜多投喂动物性饲料,促使其尽快适应人工养殖的生活环境;另外,不同蝎龄的蝎群,应按不同蝎龄的特点和生长发育要求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饲料和组合。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饲料的投喂量应按照蝎子的数量、蝎龄来考虑。一般每天晚上投喂一次食物,要让每只出窝的蝎子都能得到食物,这样就可以避免蝎子因食物的不足而相互残杀致死。在投喂食物时,供给昆虫等动物性饲料应"宁足勿欠";而在供给植物性组合饲料时,则应"宁欠不余"。总之,投喂和供护食物均视具体情况而定,另外,还应根据饲养场的大小、温湿度的高低等综合情况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7.6%

4

主题

296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25 人工环境不适宜蝎子生长发育  
人工创造的生态环境不适宜蝎子的生长发育 恒温养蝎首先要给蝎子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这是必要的前提,在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有:  

( 1 )室内温度偏低,常在 25 ℃ 以下,蝎子的生命活动受温度影响极大,在这样的温度下蝎子虽然不会休眠,但是食欲很差,消化能力也很弱,投喂的饲料虫几乎不吃。长期如此,蝎体内营养消耗殆尽,得不到及时补充,严重抑制着蝎子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形成慢性脱水,或者引发死亡。  

( 2 )加湿方法不正确 洒水或喷水的加湿方法有很大缺陷,刚加过水时湿度较大,地面会出现积水或形成稀泥。蝎子虽喜湿,但怕水,这样的环境会对蝎子造成伤害。同时,加水量大了,容易使温度下降,量小了,湿度不易保持。喷水、洒水还会惊扰蝎子,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  

( 3 )温、湿度控制不好 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协调不好,会经常出现低温低湿、低温高湿、高温低湿等不利于蝎子正常生活的现象。蝎子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低温高湿,很容易产生霉菌性疾病或腹胀;高温低湿,会造成慢性脱水而死亡。  

( 4 )垛体设计不合理垛体 缝隙较少,缝隙空间较大,众多蝎子挤在一个缝隙内栖息,造成相互之间的严量干扰,蝎子交配、蜕皮等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出现发情蝎交配失败,蜕皮蝎遭其他蝎攻击等现象。  
蝎子的养殖昆虫类饲料
有黄粉虫、土元、娱蚁等,这些繁殖力强、生长快、比较容易养殖,其含蛋白质很高,是蝎子很适口的饲料。但这些饲料应提前养殖,以备缺饲料时来喂蝎。养殖类饲料可投喂产后的母蝎让其尽快恢复产仔时所付出的营养,这是最适合母蝎的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7.6%

4

主题

296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种类有:  

( 1 )黄粉虫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黄粉甲,属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的种类。原是仓储的一种害虫。由于黄粉虫生活力非常强,且耐粗饲,好饲养,繁殖力极强,生长发育快,并且幼体含有仁富的脂肪、蛋白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人工养殖蝎子的上好饲料。  

( 2 )蚯蚓 蚯蚓是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常见的陆生蚯蚓属于后孔寡毛目。蚯蚓是养蝎的优质蛋白饲料,它还能处理有机物,消除环境污染,改良土壤,也是一味传统药材,中药称为地龙。

蚯蚓的食物主要是无毒、酸碱适度、盐度不高、经微生物分解发酵的有机物。粪便、酒糟、糖渣、废纸浆、木屑纸屑、各种枯枝落叶、厨房废弃物及活性污泥等都是蚯蚓的食物。赤子爱胜蚓喜食发酵后的畜粪、堆肥等含蛋白质、糖源丰富的饮料和腐烂的瓜果、香蕉皮等酸甜食料。对甜腥味特别敏感,养殖时加人烂水果、洗鱼水、鱼内脏等能增进蚯蚓的食欲和食量。

蚯蚓寿命长短因种类与环境而异。人工饲养条件下寿命约 15 年,从精卵发生、交配授精、排卵、受精, 7 ~ 10 天生产蚓茧, 14 ~ 21 天孵出幼蚓, 3 ~ 4 个月后性成熟, 1 年后完全成熟。环带消失后为衰老期,体重逐渐下降。

蚯蚓的人工养殖技术有箱养法、棚养法和农田养殖法。

( 3 )地鳖虫 地鳖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蜚蠊目、鳌蠊科昆虫。地鳌虫又名土鳖,药用名称土元,是蝎子的优等饲料。地鳌虫种类很多,药用常见的有中华真地鳖、云南真地鳌、西藏真地鳖、冀地鳖、金边地鳖等。

中华真地鳖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新疆、江苏、上海、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青海、宁夏等地。

中华真地鳖食性杂、食料广。有多种蔬菜的叶、根、茎、花、幼苗、嫩果;有白杨、喜树、桑、无花果、桐树、榆树等的嫩叶及枯萎叶片;有**草、兔儿草、车前子等野草;有米、面、干鲜食品、食渣剩饭;有畜禽鱼的碎骨残渣;有蟋蟀、蝼蛄、蚯蚓、蛙、蛇、鼠等的未腐尸体。也吃畜禽的干燥粪便。  

蝎子的养殖昆虫类饲料
有黄粉虫、土元、娱蚁等,这些繁殖力强、生长快、比较容易养殖,其含蛋白质很高,是蝎子很适口的饲料。但这些饲料应提前养殖,以备缺饲料时来喂蝎。养殖类饲料可投喂产后的母蝎让其尽快恢复产仔时所付出的营养,这是最适合母蝎的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7.6%

4

主题

296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① 孕蝎人产房前的准备。在孕蝎人产房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产房消毒:用 0 . 1 %高锰酸钾溶液洗刷产房,晾干。

准备饲养土:取适量细壤土拌水,湿度在 18 %左右,并把拌好的饲养土均匀放在每个产房内,厚度为 1 厘米。

投放饲料虫:每个产房内投饲料虫 4 ~ 6 条,供雌蝎产仃期间食用。

当孕蝎有了临产征兆时,就要把它放人产房中待产,每个产房中放人 1 只孕蝎为宜。  

② 产仔过程。此过程最重要的管理环节是母仔分离。在仔蝎离开母体下地后,进入独立生活阶段,必须将仔蝎与母蝎分开饲养,如不分养,会出现下列情况:一是刚离母背的仔蝎,体小嫩弱,活动能力差,倘不与母蝎分开饲养,易被老蝎踩死;二是母蝎负仔期间,没有摄食,体内营养消耗较多,一般都处于饥饿状态,若不把仔蝎分开饲养,往往会被母蝎残食;三是仔蝎与母蝎捕食的饵料要求不同,不分开饲养,难以管理。因此,在仔蝎离开母背后,必须及时分开饲养。

下面介绍几种母、仔分离的方法:

挑拣分离法:幼蝎脱离母蝎背后,夜晚将外出活动的雌蝎用筷子或夹子拣出,剩下的幼蝎仍留在原蝎池中饲养。这种分离方法适用于土坯产房、水泥板产房和木板巢格产房。

玻璃板分离法:分离时,先用镊子把雌蝎取出放入另池饲养,再把幼蝎连同产房中的饲养土一起轻轻倒在饲养盒中的玻璃板(下垫玻璃瓶)上,幼蝎会慢慢向玻璃板边缘爬去,掉人,然后,把玻璃板上的土倒掉。该法适用于广口玻璃瓶产冬房。

自动分离滑梯分离法:"自动分离滑梯"的修建方法:在蝎池内修一临时小池,其底面高于原池 10 厘米,四周边缘与原池地面成 60角斜坡,坡上铺玻璃板(蝎子只能滑下而不能爬上)。小池四壁由 4 块玻璃板粘成,四壁与池底留高 0 . 3 厘米的缝隙(只能容小蝎通过)。分离时,将产房中的母、仔蝎子一起倒人小池中,小蝎便会通过缝隙随坡滑人大池,而成蝎及养土则留于小池中。该法适用于广口玻璃瓶产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3.95%

5

主题

389

帖子

12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9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2L  沙发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2.6%

0

主题

204

帖子

6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3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是有耐心啊。不过你为什么不用一句话概括呢?就说:有事百度一下、百度不到就发帖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9.6%

0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发表于 2022-5-4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了不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爬宠之家论坛 ( 京ICP备2021040747号-2 )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6:07 , Processed in 1.1615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